1月6日,晉越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巾幗扶貧車間內,編織女工正在緊張忙碌地抓緊編織中國結,供應節日市場,喜迎新春。
連日來,在晉越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巾幗扶貧車間內,一捆捆線繩經過編織女工的巧手,成為一幅幅寓意美好、造型各異的中國結。據悉,手工藝品產業已成為民樂縣羣眾脱貧增收的新產業,目前手工藝品製作已輻射172個村,形成了“工廠﹢家庭作坊”的生產模式,帶動了4000多人增收致富。
通訊員 王將 攝影報道
1月6日,晉越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巾幗扶貧車間內,女工們正在檢查已編織好的中國結質量。
1月6日,晉越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巾幗扶貧車間內,女工們在展示自已編織好的中國結。
1月6日,晉越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巾幗扶貧車間內,女工們在包裝編織好的中國結準備發運。
1月6日,晉越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的巾幗扶貧車間內,女工們正在教授小朋友編織中國結。